Jump to the main content block

校長的話

        鸞山國小是一所充滿生態氣象的美麗校園,蘊含著學習與成長最適性的契機,因為在這個小小迷你的園地裡,不但庭園美輪美奐,到處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觀;矗立成長在校園中庭的稀有蘇鐵群,花草樹木茂盛生長,並配合著不同的季節披染著虹彩樣的色衣,而且,不同的時間,也可以聆賞各種蟲鳴鳥叫的樂曲,徜徉在其中,會讓每一個人感到心曠神怡。

  鸞山國小傍著貌似睡美人的都蘭山,面對著綿延長流的卑南溪,也由於卑南溪形成了自然屏障,加上沒有和延平鄉其他的村落相鄰,所以,在學術研究上又稱本村為跳村,這是很奇特的現象。

  這裡的住民並非世居,而是當時被日本人強制由原祖居地…內本陸遷移到現在的地方,並且分佈在梅山(舊稱上野)、鸞山(舊稱中野)、榕山(舊稱下野)及松林等部落,所以,幾乎所有居住在鸞山的布農族人,可以說都是從內本陸遷居而來的,遷居至今大約已經七十年左右。

  布農族人生性智勇、樂天知命,並且尊天敬地,是中央山脈適應力最強、最驍勇慓悍的民族;布農族的傳統歌謠,更是響譽國際,其中的「祈禱小米豐收歌」……Pasi-but-but在國際音樂學術領域上,被評價為人類極珍貴的文化藝術寶典,聆聽過的人,都會驚訝於布農族傳統歌謠立體和聲的音樂風格。「射耳祭」是布農族的文化祭儀之一,也是目前在布農族社群最為常見的祭典,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,就可以在布農族的部落裡,看到這個深具文化傳承意義的祭典。

  鸞山國小設立於距今七十餘年前的日本統治時期;民國五十幾年至六十幾年是本校最繁盛的時期,當時,學校人數將近二百人,甚至還因此成立了竹林分校。然而好景不常,受社會結構的急遽變遷等的因素,人口嚴重外流的結果,迫使學校的規模也快速縮小,分校也隨之裁撒了,學生人數也迅速銳減到目前的五十餘人,與三、四十年前相比較,實在不可同日而語。

  現在的學生數雖然很少,但是師長們像是家裡的父母一樣,用更多的愛心認真的陪伴著每一位學生成長,他們甚至於利用課餘或晚間及假日時段,主動輔導學生的學習,這種奉獻的服務態度,真的是令人敬佩,這也是鸞山國小的每一位學生要學習的感恩心。

  最近這幾年來,校園裡的保育類黃裳鳯蝶被師生們復育成功了,生態池裡屬於保育類的金線蛙和綠樹蛙此起彼落的蛙鳴聲,真的是如在天堂,我們要學習珍惜所有、尊重生命、感恩環境。

  另外,鸞山湖的美是盡人皆知的,到訪過的人都會因它的美而流連忘返,這個半人工的湖,早期是供應家鄉稻作的重要水源,後來,村民們合資在湖裡養殖淡水魚,充分發揮了湖的功能,鸞山湖就提供了村民農忙之餘捕撈聚會的場所,每一年捕魚的那一天,全村的人都會扶老攜幼的聚集在這裡,盡興的歡聚在一起話古談今。

  現在學校所有的豐富資源,我們都要感恩於許多人長年以來胼手胝足的規劃經營,正由於他們的努力,我們現在才能夠享受這裡美好的一切,我們都要感恩惜福。  鸞山國小的每一位成員,都有承先啟後的責任,一起為這片家園的嶄新生命盡情的揮灑,將來也要能以感恩的心情,回饋這片土地,且讓我們在這片屬於你我的園地裡,為自己許下快樂成長的願景。